•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史故事
    谢维俊:“埋没”在毛泽东身边的军事人才
    发表时间:2024-03-22 来源:学习时报

      谢维俊(1908—1935年),湖南耒阳人。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的早期秘书、古田会议正式代表,是中央苏区坚持毛泽东正确主张、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代表之一,参加过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对开辟和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忠诚革命、信念坚定。1926年夏,在衡阳政治讲习所学习的谢维俊,就立下了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在“湘南教育王”蒋啸青的引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谢维俊在给妻子的诗中描述道:“科学已经长成它(共产主义)的生命了”“它能安慰一切纪念他的人哟”,诗中充满了他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面对发展极为迅猛的革命形势,谢维俊积极投身于组织工农运动,回到家乡耒阳领导全县的工农运动。他经常走街串户,宣传共产主义和党关于农民运动的正确主张,成立了耒阳“青年工友舍”、乡农会、梭镖队等地方组织和武装力量,积极支援北伐,巩固扩大了耒阳地区的群众基础。大革命失败后,面对风雨飘摇的革命形势,谢维俊始终忠诚革命、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一直在群众中秘密宣传革命终究要胜利的道理,在艰难局势下重建了肥田党支部,团结了一批党员和群众,为迎接新的斗争积蓄了革命力量。1928年1月,朱德、陈毅谋划部署彬县、耒阳等地党组织发动年关暴动时,谢维俊团结了一批勇敢机智的斗争骨干,将游击小组扩编为赤卫队,在肥田开展武装斗争,顽强抗击敌人的疯狂进攻。战斗结束后,朱德率工农革命军离开耒阳向井冈山转移。面对耒阳愈发险恶的斗争环境,谢维俊转移到乡村继续开展革命。为了巩固群众基础,谢维俊毅然决定在敌人眼皮底下召开群众大会,布置开展敌后工作、掩护大部队转移事宜。在小镇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的危急情况下,他一边烧毁文件,一边还在鼓励群众坚持斗争,展现出遇事冷静、对群众负责的优秀品质。

      文武双全、战功卓著。1929年末,毛泽东主持召开古田会议,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的谢维俊作为会议代表参会,并对毛泽东提出的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等正确主张表示坚决支持。谢维俊被同志们赞誉为“一个很好的政治干部”。他在指挥战斗之余挤出时间到士兵中去,对部队中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仔细的分析、对士兵们的军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很好地统一了思想、凝聚了战斗力。毛泽东曾指出军事技术只是打胜仗的条件,政治工作才是打胜仗的保证,称赞谢维俊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很不错”。1930年6月,谢维俊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受毛泽东的影响,他更加注重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跟随毛泽东一起进行调查研究。毛泽东在《农村调查》一书中就记述了他和古柏、谢维俊一起在木口村调研的过程。谢维俊对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也有着很深的理解,受到毛泽东的器重。罗坊会议后,毛泽东有一次深夜去找谢维俊,发现他正在油灯下写“我对于诱敌深入战略的几点体会”。毛泽东拿起稿子一口气读完后,表示“没想到还有一位了不起的军事人才埋没在我毛泽东身边”。

      1932年2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建立江西省军区,谢维俊调任军区工作,任政治部主任,后任江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很快消灭了当地“独立勇敢队”的反动武装,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同年冬天,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谢维俊灵活运用毛泽东提出的“十六字诀”等游击战术,率部英勇作战,两次攻打崇仁县城,使乐安、宜黄、崇仁三县连成一片,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分散、牵制了敌人兵力,很好配合了红军主力在宜黄的激战,粹碎了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军事进攻,为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创造了良好战机。

      坚持真理、勇敢不屈。谢维俊一贯拥护和执行毛泽东的正确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是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坚定支持者。在农村土地工作中,他反对“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的倾向,坚决执行毛泽东“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正确做法,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1933年初,由于在贯彻毛泽东正确主张、抵制王明“左”倾错误斗争中坚持真理,谢维俊与毛泽覃、邓小平、古柏一起遭到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职务。但他一直秉持着共产党人坚定的原则立场和光明磊落的态度,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在长征路上仍然拖着虚弱的身体积极工作,深入工农群众当中,宣传讲解红军政策,组织地方武装,尽心竭力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谢维俊调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任秘书。由于红军到达陕北后,需要组建三边(靖边、安边、定边)特委以巩固后方,同年底,谢维俊被任命为首任陕北三边特委书记,与李维汉一起开展陕甘省委的筹建工作。在前往定边开辟新区的途中,部队遭到土匪突袭。面对敌人的包围,谢维俊临危不惧,指挥战士冒着大风雪与敌展开血战,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谢维俊牺牲的消息传到瓦窑堡,毛泽东大为震惊,邓小平也扼腕叹息。林伯渠1943年在陕北写下“谢古邓毛剩小平”的诗句,表达了对谢维俊等几位烈士的深切怀念。( 余慧 卢翠丹)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