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坚定文化自信 让青年在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中绽放青春风采
    发表时间:2024-04-30 来源:福建日报

    谭 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推动文化自信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引领时代青年,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重大问题。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谱写人生新华章。

      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青春华彩

      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青年始终在中华文脉传承与发展中担当独特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是一代代青年珍视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必然选择。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青年既是中华文化的见证者、继承者,也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推动者。回顾中国历史,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一大批怀揣理想和追求真理的文化青年,他们通过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的创作与阐释刷新着中华文明的底色,将中华文明精髓融入时代之中。

      在先秦百花齐放的思想盛宴上,各个学派的年轻弟子们积极探索真知,承继儒道墨法等学说主张,深刻影响中华文脉。在两汉奔涌勃发的史学盛景中,20岁的司马迁展开万里游历,23岁的班固继承家学开编《汉书》,共同铸就文史高峰。在唐宋文化交融的青春盛世中,王勃、李白、杜甫、李清照、苏轼等皆年少成名、英姿勃发,留下千古名作。在明清文风鼎盛的创作风潮中,解缙、王阳明、曹雪芹等少年立志,在文化省思中回应历史呼唤,为编撰《永乐大典》《传习录》《红楼梦》等巨著奠定牢固基石。在清末民初思想激荡的岁月里,梁启超、陈天华、邹容等热血青年胸怀天下,在挥毫奋笔中勇往直前,《少年中国说》《猛回头》《革命军》等名篇熠熠生辉。

      中华民族漫长而辉煌的历史见证了一代代文化青年的不懈探索。中华文明的青春华彩正是在代代青年的文化担当中绽放。青年们不断用锐意进取的精神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力量,是中华文化繁荣当之无愧的活力之源。他们的文化省思、文化自觉和文化创造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方向与深度。他们的文艺创作、学术探索、文化实践,赋予中华文明以持久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基因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近代以来党领导下的青年文化担当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为青年指引着文化前进方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率先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应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相结合,站稳人民文化立场,为全人类的解放、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不懈奋斗。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文化观是实践的、批判的、发展的,既区别于以往一切旧的文化观,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内聚性和包容性高度契合。青年文化运动先驱者天然的正义感、使命感,对文化批判和思想解放的渴望在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强烈共鸣。一大批中国先进青年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迅速实现了由朴素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性转变。由此,中国共产党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与青年文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指引着广大进步青年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吸引和凝聚全国进步青年作为重要工作。李大钊、陈独秀等党的主要创始人皆以启迪中国青年觉醒为己任,通过文化运动和思想批判启发、造就新青年,鼓励他们“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随着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新民主主义文化逐渐确立起来。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不仅明确了党的文化工作方向、原则和任务,也为青年承担文化使命提供了基本遵循。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青年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争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在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并为青年们开展传统文化挖掘、社会主义文化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争鸣打开了新视野。各行各业的青年在党的号召下不畏艰苦,奉献青春,争做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青年”,成为推动新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对青年文化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提出“四有新人”培养目标,并将其作为党的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立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提出将青年一代塑造为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组织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树立尊重科学、艰苦奋斗、为国分忧等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指引与行动指南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引领青年价值归依、坚定青年文化自信,成为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内蕴着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把握、对中华文化立场的笃定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塑造、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等,为坚定青年文化自信,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要坚持党管青年,发挥党对青年文化工作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党管青年,是建党百年来青年工作的基本经验,也是做好新时代青年文化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发挥党对青年文化工作的引领作用,就是要引导青年思想上认同党、政治上依靠党、工作上服从党、感情上信赖党,沿着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的方向走对路、走好路,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

      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延续中华文明血脉中开拓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青年是中华文化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要引导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了解民族历史、学习民族文化、汲取民族精神,从近现代青年群体文化担当中启迪智慧力量,从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奋斗史和英雄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在延续中华文明血脉中开拓前进,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要坚定正确的信仰信念,争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当代青年要坚定信仰追求,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争做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力促进者。要怀抱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充分发挥青春能动力,当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青春在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中绽放出更加绚丽之花。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